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www.biqugi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俺不敢去。”

孟昭说:“山贼已被剿灭了,没有危险。”

船夫只是笑:“俺不去。”

孟昭抱起几个月大的龙凤胎,妻子牵着六岁大的女儿,登岸一路步行进山。

此时的大明村,接纳了好几拨逃户,又招来四十多城外贫民,人口已飙升至926人(含未成年)。

朱国祥这两天也在,正在为堰塘选址。

“这里可以平整出来,”朱国祥指着一处缓坡说,“能挖一口面积半亩的堰塘,工程量不算大,入冬之前应该能完工。各处山地都要调整规划,每隔一段距离种树,防止过度开垦造成水土流失。暂时就种桑树吧,保持水土还能养蚕。”

朱铭说道:“冬天农活不忙,如果不下雪,还能继续挖堰塘,咱们再去选一处地址。”

父子二人踱步下坡,朝另一座小山走去。

山脚与河岸之间,有大片水田,高矮相间,已经带着点梯田的味道。

朱国祥说:“唐代就发明了高转筒车,但我在西乡县还没见到过。这里如果搞一架高转水车,在山脚处修一条水渠,就能快速提水灌溉一大片田。”

“什么是高转筒车?”朱铭问道。

朱国祥解释道:“筒车是提水灌溉工具,高转筒车特别高,能够浇灌高处土地。按照王帧《农书》的记载,甚至能达到十丈高,也就是三十多米。”

“有点离谱,三十多米,都十层楼高了,”朱铭问道,“你能做出来吗?”

朱国祥说:“按照这里的地形,十米高就够用了。我知道具体结构,并不太复杂,可以请木匠来试试。我在上白村砍的树,已经阴干几个月,正好运来做高转筒车。另外,这里的水流不够湍急,还得再借助畜力来推动。一头牛恐怕拉不动,估计要用两头牛。”

穿越带来的金手指,让朱铭记得许多古书内容。

同样的,朱国祥也记得各种农书,指导木匠制作高转筒车不在话下。

父子俩边走边聊,忽见白胜操船过来。

“都头!”

邓春和石彪齐声喊道。

朱铭对这二人印象颇深,一共三位副都头,邓春是其中一个。而石彪挨板子最多,朱铭每天都要给他擦药酒,想不记住这厮都难。

白胜跳上岸来,把情况简单说明。

“这些胥吏,鱼肉乡里,无法无天!”朱铭闻言大怒。

朱国祥站在旁边看表演,他对儿子太熟悉了,一撅**就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