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都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www.biqugi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p>
东南角这里是外语书籍专区,人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来这里的人都是因为别的地方没有椅子只能跑到这里休息一会儿,真正看书的并不多,外国人更是只有一个。
这应该是个法国人,他拿的是一本法语版《黄金年代》。
张作海不认识法文,但是他认识王晓波的脸,这本法语版《黄金年代》的封面上有王晓波的照片。
这个法国人看完书之后,盯着窗外看了一会儿,又对着手中的书露出感慨的表情。
张作海十分想走过去问问这个法国人,如何看待王晓波的作品。
只不过他不会法语,又不确定对方是否会说汉语,所以一直都在犹豫。
犹豫了好一会儿,张作海下定决心,拿着《向西》走了过去,“你好。”
张作海先用英语说了句“你好”,然后又用普通话说了一句“你好”。
莫迪亚诺意外地看了眼张作海,开口道,“你好。”
他说的是普通话,一句不太标准的“你好”。
但这已经让张作海惊喜,他又继续说道:“这位先生,我们能用汉语交流么?”
莫迪亚诺皱了皱眉毛,随后摇头,表示自己听不懂张作海在说什么。
原来只会“你好”,张作海有些失望,随后又指着莫迪亚诺手中的《黄金年代》,试探着问道,“这本书,你觉得怎么样?”
莫迪亚诺虽然听不懂张作海说什么,但还是理解了张作海的意思,笑着点头,“很不错。”
他用的是法语,张作海听不懂,但是看明白了——这个法国男人给了这本书一个正面的评价。
“我也觉得这本书,很不错。”
“是的。”
“这个作家非常优秀,他的其他作品也都很不错。”张作海指了指封面的王晓波。
莫迪亚诺点头,“嗯,他很好,中国的很多作家都很好。”
两人虽然听不懂彼此的话,但是交流起来还算顺畅,而且彼此说的话并没有偏离太多。
语言并非是交流的必要工具,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微表情都能为对方提供信息。
……
于东从楼梯口上到文学馆东南角的之后,拿眼扫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