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让人羡慕的双职工家庭 (第2/3页)
东海焱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www.biqugi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严格来说并不是,三大妈还是个临时工,并未转正。
三大爷是教师体系,并不是工人阶级。
要是三大妈转正了,阎解成没分家,才是真的双职工家庭。
此时,三大妈是认真地扫着大街。
这个工作她很是珍惜。
至于三大妈努力的目标就是转正,毕竟成为正式工才端上铁饭碗。
……
厂里下班的电铃声响着。
工人们乌泱泱走出了车间,大部分人向厂门走去,也有一些工人去车棚。
厂里好几个车棚了,每个车棚都停了不少自行车。
厂里上万工人,有自行车的是少数,但也大几百人了。
其实买辆自行车还是比较容易的。
学徒工1年的工资都够买自行车了。
只要工资达到20元,每个月都有工业券。
有了工业券,买自行车也方便,并不一定要自行车票了。
当然,工人也要养家糊口,每个月的工资不可能都存下。
不过,双职工家庭就不一样了,一份工资养家糊口,一份工资可以存起来,若是工资都高,又省吃俭用,能存下的会更多。
不夸张的说,双职工家庭每年都能添个大件。
因此,羡慕双职工家庭的也就多。
刘光齐也是下班了,在厂门口看到了阎解成。
说起来,刘光齐和阎解成的关系也疏远了不少。
除了身份上的差别,也因为刘光齐忙,工作上要操心的就不少,又关心家里。
看在朋友一场,刘光齐在厂里也就稍稍关照了下阎解成。
收回目光,刘光齐出了厂门。
各回各家。
绕了个路,刘光齐经过了全聚德。
家里孩子想吃烤鸭了,刘光齐答应了下班买。
答应孩子的最好还是做到比较好。
老字号就是老字号,全聚德的烤鸭可是不便宜。
如今,去全聚德买只烤鸭要8元了。
在刘光齐的记忆中,等到了80年代,全聚德的烤鸭每只好像10元左右。
这个价格也就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但来全聚德吃烤鸭的还是不少。
当刘光齐来到全聚德时,还看到几个外国友人。
也有外地来四九城的人。点了整只烤鸭打包。
当然,来全聚德消费也是要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