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道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www.biqugi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记录随行见闻,每到一地就微服走访,考察当地民情,向陛下详细汇报。”此事对于杨涟来说自无不可,也比较容易,只是略耗费时间而已。
“行,此事你就费心了。”对此事朱由校还是很放心的。
说完朱由校就开始在卧榻上小桌的题本堆里翻找东西。
此时,门外小宦官也拿来了雪梨汤,王安接过后放在杨链旁边的小桌上。
“大伴,朕把孙承宗去年向皇爷爷上书辽东屯田的题本放哪了?朕怎么找不到。”
朱由校找了一圈没有找到,不由的问王安。
“陛下,您昨晚让人找来看完后,奴婢怕丢,便让人把它收起来了,奴婢现在去拿。”
没过一会,那份题本被王安拿过来了,正要递交给朱由校,没想他直接说
“这份题本给杨涟,让他看看。”
杨涟连忙放下小碗,拿过题本,详细看了起来。
这份题本其实是去年孙承宗向神宗上书在辽东屯田,但被方从哲票拟驳回的那一份。昨天孙承宗提及屯田与海运之事后,朱由校觉得可行,便把这份奏疏拿出好好看了一番,但那边土地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适不适合屯田,耗费大不大,他真的不清楚,于是他就想交给杨涟第二个任务。
“这份题本你看了,觉得上面的内容是否可行?”
杨链粗略看了一遍后,就明白大概与孙承宗昨天提及的屯田与海运之事有关。
“陛下,此事臣不敢妄言,不过我朝自开朝以来便在辽东实行军屯,由此来看,在辽东屯田一直是我朝在辽东的国策,只是如今已然败坏,再加上战事紧迫,辽人纷纷内迁,让此事不能成行,导致辽东米价一日盛一日,这个在辽东的奏报中屡有提及。
现朝廷如果能再次行屯田之举,确实可行,但臣以为此事要行,难处有二:一是土地,二是人口。
辽东早已有军屯,扩地千里,积累甚多,现百不存一,大多被当地豪强所占,如果欲行屯田,只能选择辽南等耕种贫瘠之地耕种,难度甚大。
再次人口,臣听闻辽人狡黠,不喜耕种,因此行屯田要么是军屯,亦或从内地吸引流民过去才行,如果吸引流民,辽东苦寒,怕不容易。”
杨链提出的这些难点,朱由校也想到了。但有些事不能因为难,就不能做了。
“朕也知道,所以朕交办你的第二件事便与此事有关,屯田虽难,但辽东靡费甚多,粮草是占大头,如果不能降下来,朝廷的压力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