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www.biqugi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清查私田的工作告一段落,魏知古与众朝臣之间的矛盾,也达到了顶峰。
在有心人的操作下,姚崇与魏知古上演的官场斗争,最终以魏知古被贬而告终。
被贬为工部尚书的魏知古,仍然打算发挥余热,为大唐的建设添砖加瓦。
“朕贬谪你是为了让你告老还乡,避免朝臣的攻歼,毕竟清算私田伤害了太多人的利益。”面对魏知古李隆基道明了原由。
“臣清楚陛下的良苦用心,也知道姚相为臣背负了不白之冤,现已有传言,臣被罢相是姚相进的谗言。”
一旁的姚崇听后沉默不语,世人只知姚崇与魏知古政见不合,其实并不知道两人在官场上的默契。
政见不合可,不代表私交不好,只是两人都是君子,他们的感情淡如水,却也深如海。
许久,三人没有说过一句话,都明白彼此的心思,能有一个为国为民不惧一切,甚至承受不公待遇的臣子,让李隆基非常感动。
“既然你意已决,朕也就不再劝,说说吧,朕欲提拔韩斌,两位意下如何?”
“此子才华横溢,足智多谋可堪一用,可他对士子却很反感,或者这种反感是对腐儒的,虽已成为大唐子爵,可骨子里还是江湖人的那一套,如重用还需磨磨性子。”
四民诗不必多说,红薯地里骂官的事,把士子谋晋的遮羞布扯下,一点面子都不给,得罪的人不比魏知古少,姚崇说的话还算中肯。
“没错,可朝堂里现在像一滩死水,已有些恶臭,注入些活水或许能调剂不少。”
魏知古这番流水不腐的道理,皇帝非常明白,世家门阀虽已被武后弄地元气大伤,可在朝中依然是股不可忽视的势力。
清查田亩时反应最激烈也是他们,所以魏知古没少杀人,而不愿离开朝堂的他,事后在面对这些人的报复时,显得更像一个殉道者。
从太宗皇帝开始,每次颁布利国利民的圣旨,世家门阀就会阻挠,因为总会伤害到他们的利益。
这一次是站在大义上,所以有杀人的理由,可下一次呢?下下次呢?总不能一直杀下去吧?
过度的杀戮,万一引起世家的联合反抗,大唐就算支持的住,也必然元气大伤,这也是太宗和高宗,不敢对他们下死手的真正原因。
想到这些李隆基有些头疼,甚至觉得武曌当初既然选择下杀手,为什么不把他们都杀干净,还指望他们会感激你吗?
想起宋璟的密奏,李隆基似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