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AI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www.biqugi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现在热度不低,学校方面不好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我也不会专门让你过来。”
付院长将自己的屏幕转了过来,孟繁岐上前两步,看向屏幕中间的文章标题。
《世界瞩目的论文作者休学,燕京电力大学使明珠蒙尘》
文章先是对孟繁岐生成式对抗网络引起的反响极尽溢美之词,看得孟繁岐脸都红了。
但细看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并不懂得这个方向的专业知识,其用意也不是真的宣传该技术,而是另有目的。
在几句驴唇不对马嘴的内容介绍,和非常浮夸虚伪的夸赞之后。文章笔锋一转,开始着重渲染作者休学的幕后故事。
几乎将孟繁岐塑造成一个聪明努力,却又处处被学校刁难的形象。看得孟繁岐一脸懵,他大一大二动不动就翘课去网吧,怎么现在突然变三好学生了?
再看后面,撰稿者极力营造一种学生怀才不遇,高校傲慢顽固,管理失败的对比。全然不提文章的作者栏中还有另一个人,也就是燕京电力大学数院的院长。
铺垫完这种反差之后,文章便开始展露自己的真实面目,又回到那一套经典的流程“这国怎,亏总民,我陷思,定体问”。
不谈论文章本身的技术,内容和影响,不去分辨付院长署名本身意味着什么,一昧地营造一种对立的氛围。
文中虽然没有使用任何比较强硬的词汇,又或者是断言。但无处不在暗示和诱导读者去往双方对立的方向去思考。
撰稿人,袁舟子。知名评论家,打假人,其公共社交平台的粉丝数量大都数百万。
孟繁岐看到这个名字,眉毛皱得都快拧不开了。
即便不关注此人,他也大概知晓这是个怎么样的狗皮膏药。
早些年干得都是些打假的事情,倒也让路人有三分好感。
但不知不觉之间,就开始变得魔怔了起来。
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容不得半点质疑,但对别人的怀疑和指责却不需要半点证据,全凭一张嘴。
越到后期,他怀疑的事情就越多,指责的事情就越多。
在孟繁岐的印象里,他后来打假多个知名院士/科学家,经常拿不出什么证据。
频繁针砭时弊,预测社会或国际事件,也经常南辕北辙。
其人后来好像因为名声太臭,离开围脖跑到美国去了,而后便没什么消息,孟繁岐也渐渐将此人遗忘。
“这点小事,怎么会惹上这种难缠的家伙?